全部

“归雁人才”汤章伟:用小红薯撬动村民致富的”跷跷板“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23-04-04 00:02:04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4日讯 他是90后,19岁就离开家乡,挖掘人生的第一桶金,10年后,他毅然返回家乡,开始做起新农人,把一棵棵小红薯,做成了当地的特色产业。他就是汤章伟,也是临沂汤福记食品有限公司、兰陵县薯得利食品厂的负责人。

千里赴沪,逐梦前行

2013年,年仅19岁的汤章伟离开家乡,带着家里仅有的5万块钱去上海打拼,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他在上海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炒货店。凭借着沂蒙人踏实肯干的品性,汤章伟生意越做越红火,手里也有了一定的积蓄。

“回乡,共同致富”一直是汤章伟念念不忘的想法,随着近年来兰陵县实施的“四雁工程”政策,2022年他毅然选择返乡创业。

 归雁还“巢”,砥砺前行

2022年6月,回到家乡后的汤章伟在村里流转了15亩土地,开展红薯种植,随后成立了临沂汤福记食品有限公司。

由于红薯的来源都是采用收购和外地运输,成本高还受到制约。但是随着企业加工规模的扩大,红薯使用量越来越大,为缓解供应压力,兰陵县红圈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毅然调整种植政策,及时与汤章伟合作,签订120亩的红薯种植订单,并发动周边村庄开展订单红薯种植。2023年,红圈村周边红薯种植规模可达230余亩,预计农户每亩可增收4000元,村集体也可以增收3万余元。极大带动周边土地的使用附加值和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反哺桑梓,向上前行

薯片加工厂的开始只有一个小小的车间,十几名工人,借助上海打工积累的人脉资源和市场资源,经过半年的发展,加工厂的规模日益扩大,2023年初,加工厂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为三个加工车间,110名员工的小型企业。厂内的员工多为本村或附近村庄的村民,大都是一些在家留守的妇女,有效带动村民就业和增收,使附近的村民有了在家门口工作的机会,为方便群众,汤章伟把工作时间安排的较为弹性,方便群众开展农忙和孩子接送。

截至目前,加工厂共有经销商130家左右,年销售量20万箱,交易额达1200万左右。经销商主要分布在山东、上海、苏州、杭州、安徽、河南等地,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销售体系,为加工厂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后期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随着“归雁工程”的深化实施,兰陵县像汤章伟一样选择回乡创业,助力家乡建设的归雁人才越来越多。2023年,汤章伟计划投资600万元建设新厂地,彻底解决公司生产场地受限而不能加大产量的难题。


闪电新闻记者 谷会媛  通讯员 张琪 报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9-8025117,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9-8025117,诚邀合作伙伴。

临沂市兰陵县开展“全民防火 文明祭祀”宣传活动

临沂市兰陵县开展“全民防火 文明祭祀”宣传活动

近日,临沂市兰陵县应急管理局联合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安局、民政局、消防救援大队开展“全民防火 文明祭祀”宣传活动。[详细]
琅琊新闻网 2023-04-03
兰陵文旅品牌叫响全国

兰陵文旅品牌叫响全国

[详细]
临沂日报 2023-03-29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