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蒙山沂水“雁高飞”——看山东省临沂市如何以“四雁工程”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

2023-02-10 11:13:02

2月9日,《农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蒙山沂水“雁高飞” ——看山东省临沂市如何以“四雁工程”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全文如下。

蒙山沂水“雁高飞”

——看山东省临沂市如何以“四雁工程”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蒙山高,沂水长,沂蒙山区好地方……地处蒙山沂水间的山东省临沂市,素称沂蒙,是革命老区,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市。

地形地貌多样、山川河流众多,是这里的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躬耕田园、大德务农,是这里的农耕文化和精神图谱;村庄多样、相对散弱,是这里的乡村现状和基础条件……

如今,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临沂如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殷切嘱托,加快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创造共同富裕沂蒙好例?

临沂市委书记任刚坦陈:“瞄准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矛盾,以‘优化乡村生产关系,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为实施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盘活各类资源要素,把实施推广‘四雁工程’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性、引领性工程,在乡村开创‘头雁领航、归雁反哺、鸿雁争鸣、雁阵浩荡’的新声势、新气象、新局面。”

蒙山巍峨,群雁高飞。随着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显身手,土地、资金、科技、营销等各类资源要素在蒙山沂水间正加速汇聚、融合裂变,释放出巨大的带动效应,一个个实力的乡村、农民的乡村、活力的乡村、宜居的乡村、奋进的乡村……已然在此照进现实。

“四雁工程”:源自基层、以人为本的创新实践

“绿树掩映小洋楼,空气清新人长寿。条条大路通家园,乡村胜似城里面。”在位于临沂市最南端的兰陵县代村,村民自编的顺口溜道出了这里的幸福生活。该村的带头人,是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时代楷模”王传喜。

正是1999年回村勇挑重担的他,把一个穷村、乱村变成了现在的模样,建成国家现代农业公园,获评“全国文明村”等荣誉。得益于这一启示,在乡村振兴大潮初涌的2018年,兰陵就提出创新实施“四雁工程”,以此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久久为功、常抓不懈。

实施近5年,成效已显现:兰陵共引进培育乡村各类人才3500多名,乡村“头雁”队伍平均年龄下降超10岁,带动全县2022年农村平均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1万元。

源自基层、以人为本,这在临沂市市长张宝亮看来,恰是“四雁工程”的可贵之处:“农业农村领域的好经验,往往来自基层的创新创造。兰陵的实践证明,培育更多‘王传喜式’的‘四雁’人才,以人为核心盘活资源要素,优化生产关系,是加快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所在。”

基于此,临沂于2019年就发出《关于实施“四雁工程”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意见》,在全市推广兰陵做法。2022年12月,临沂又发出《关于深化实施“四雁工程”的指导意见》,坚持“高点站位、问题导向、简单易操作”等原则,推出“1+4+40”系统举措:“1”,为指导意见,明确在宏观层面抓什么、怎么抓;“4+40”,即围绕“头雁”“归雁”“鸿雁”“雁阵”出台40条支持措施,集成政策、集聚资源、集中力量,将目标要求、支持政策、保障措施贯穿其中。

“头雁领航”:推行“选育管用”全周期管理服务

兰山区有344个村庄,2021年村“两委”换届后,有23名“90后”成为村级“当家人”,有284名“90后”进入村级党组织。

年轻“头雁”进村来,源自兰山围绕“头雁领航”打出的“组合拳”:坚持抓党建促振兴,连续出台《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村级后备力量“青苗工程”实施意见》,全面解决村级党组织人才匮乏、战斗力弱等问题。

群雁高飞头雁领。“对村庄发展来说,一个好的带头人至关重要。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村级带头人‘能人不愿干,庸人干不了’的现状,创新体制机制,构建‘选育管用’全流程全周期管理服务体系,吸引更多人才争当乡村‘头雁’。”临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赵纪钢说。

坚持选人用人是根本。临沂一方面坚持“从好人中选能人”“年轻化、知识化”严把准入关口,另一方面坚持内挖、外引、下派相结合,面向本村致富能手、退役军人、乡村好青年、回乡大学生、机关干部等拓宽选育渠道。同时,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坚持“动态评、及时调”,重点向“维持会”“太平官”开刀,完善能下机制,畅通退出渠道。

明确提升水平是关键。这几年,定期参加培训和擂台比武,是郯城县刘湖村党支部书记刘全启最关心的事儿:“参加学习培训,能够了解发展趋势,学到好的做法。参加比武,既是干事创业的担子,也是互学互促的过程。”在临沂,以抓产业促增收为重点开展村级带头人系统培训和比武展示,已是“常规动作”。

强化管理激励是保障。坚持严管就是厚爱,推行村级财务联审联签和集体“三资”年度清查,完善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坚持凭实绩论英雄,建立县乡联动一体化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待遇挂钩;坚持“干得好的得实惠”,确保行政村党组织书记待遇不低于上年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倍,优先推荐优秀农村干部参评各类表彰、进入公务员队伍等。

“归雁反哺”:带动先进生产要素向乡村汇流

临沭地瓜,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是革命老区临沭县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为彻底改变老区旧貌,该县正全力集聚先进元素,落地“十里薯乡”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临沭建立了一套“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的政策体系和扶持机制,吸引在外能人回乡创新创业,从济南招引的“归雁”设计师钱旭东,就是其中一员。

“2022年4月回来后,钱旭东和团队为‘十里薯乡’重塑了一个在地化的地瓜精神,将于家山村打造成地瓜主题生态博物馆,通过农文旅的融合和产学研的赋能,将地瓜产业转化为‘美丽经济’,钱旭东也由‘归雁’设计师转变为乡村CEO。”临沭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高详说。

在如今的蒙山沂水间,已有1200多名像钱旭东这样的“归雁”奋战在乡村。临沂市委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尤元勋坦言:“这些返乡人才带来的知识、理念、科技、资金、金融、营销等先进生产要素,正加速向乡村汇流,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源源动力。”

一手抓招引,一手抓培育。为吸引更多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临沂立足招商引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等重点,在扶持农旅产业、加强科技创新、招引优秀人才、发展实体经济、鼓励招商引资、强化金融支持、搭建共赢平台、深化互动交流、强化跟踪帮扶、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出台了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一揽子”优惠政策,带动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乡村汇流。

“我们建立了包含在外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大学生等归雁人才信息库,定期提供乡村项目信息,加强沟通交流。对达到一定体量的归雁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名归雁人才一名干部帮扶’,在用地倾斜、金融支持、项目扶持、补贴保障等方面,并重点鼓励‘归雁’变‘头雁’,带动乡村更多发展。”费县县委书记徐立峰说。

“鸿雁争鸣”:培养壮大更多“土专家”“田秀才”

从卖种子到卖种苗,是兰陵县庆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吕庆轩8年多来的经历。如今,年仅34岁的他,已然建起占地160亩的高标准育苗基地,年育苗能力超过1亿株。

从“种地小白”到“土专家”,源自一颗初心。2008年就从事种子生意的吕庆轩,日渐意识到优质种苗是决定乡亲们收入的关键,毅然于2014年斥资600万元进军种苗繁育领域,与天津德瑞特、荷兰瑞克斯旺等种企合作,引进、筛选出适合兰陵地区推广的黄瓜、辣椒等优良品种,并试验示范物联网、智能气象站、熊蜂授粉、秸秆生物发酵等新技术,成了当地引领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一个“标杆”。

2018年,兰陵“四雁工程”全面推开,吕庆轩作为“鸿雁”的典型代表,成为当地的重点培育对象。“我们争取到山东省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项目资金500万元,帮助庆轩合作社扩建育苗基地,提升育苗设施化、智能化水平,带动设施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兰陵县委农办主任、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志乾说。

鸿雁争鸣,乡村律动。尤元勋介绍,“鸿雁”是指农业农村领域从事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社会化服务、文艺、非物质文化等行业的“土专家”“田秀才”,是当前引领乡村发展的核心力量,临沂要在技能培训、平台搭建、扶持激励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力争每年培养“鸿雁”人才1000名。

设置3年管理期,提供跟踪服务;开展职称评定,强化典型培树;抓强梯队建设,储备青年力量;培育新型业态,推动融合发展……这都是临沂出台的《深化“鸿雁”工程措施10条》里的内容。同时,临沂重点强化对“鸿雁”变“头雁”的激励扶持举措:对积极申请入党的鸿雁人才,党组织纳入重点观察对象,优先重点培养;安排鸿雁人才到村级岗位培养锻炼,作为村“两委”后备力量进行考察培养。

“雁阵浩荡”:培育更多“乡村发展共同体”

在有“智圣故里”“红嫂家乡”美誉的沂南县,为帮助“四雁”人才快速成长,专门推出了“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建立信息云平台,一方面登记县域内“四雁”人才相关优势资源和需求,另一方面登记相关企业的资源、需求等要素信息。

“目前已有88个村庄和98家企业将信息录入镇级信息平台,我们每月召开有合作意向的村企负责人座谈会,通过面对面交流,制定共建规划,总结共赢路径。目前,已达成合作事宜62项,带动30个村庄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沂南县大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培说。

坊前村是通过该制度受益的典型代表。该村发挥“头雁领航”优势,由党支部牵头整合人才、土地等资源,领办种植、劳务等合作社,与8家企业结成带领乡村发展的“雁阵”:对接青果食品,提供400亩西蓝花种植基地;与信和粮油合作,种植250亩高面筋小麦;发挥劳动力优势,与临沂信息技术学院签订培训协议,与全景制衣、大庄烧鸡等企业建立劳务输出关系……

“雁阵浩荡”领航振兴路、共富路。尤元勋坦言:“坊前村各类人才结成‘雁阵’,在村党支部带领下蹚出了‘村社企一体化’共赢模式,实现了村集体增收、企业发展和农民受益,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共同富裕新路径。”

据临沂出台的“雁阵”10条,重点围绕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等,通过引导联合抱团、利益联结等措施,结成更多“乡村发展共同体”,推动产业实现集群化发展,让村庄和农民更多分享增值收益。

对此,任刚的认识颇显理性:“一方面,要通过扶持规模经营、加强项目支持、完善金融扶持等举措,提升‘雁阵’实力。另一方面,要以‘三块地’改革为基础,盘活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源,以村级股份合作为纽带,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和更多小农户进入产业链条,蹚出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记者 吕兵兵 蒋欣然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9-8025117,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9-8025117,诚邀合作伙伴。

擂响临沂经济奋跃而上的铿锵鼓点

擂响临沂经济奋跃而上的铿锵鼓点

正是春意融融时,工业发展风正劲。实现“两年工业产值过万亿”,承载着1100万沂蒙人民的希冀,需要我们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新的征程上,我...[详细]
琅琊新闻网 2023-02-10
临沂:吹响“百千工程”集结号 绘出沂蒙乡村“好颜色”

临沂:吹响“百千工程”集结号 绘出沂蒙乡村“好颜色”

2月9日,全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现场推进动员会议在蒙阴县召开。[详细]
琅琊新闻网 2023-02-10
临沂:迈向万亿级工业强市的底气与力量

临沂:迈向万亿级工业强市的底气与力量

踏着新时代新征程的铮铮鼓点,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沂蒙人民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乘势而上、锐意进取,奋力推动“两年工业产值过万亿...[详细]
临沂日报 2023-02-09
临沂市十强农业乡镇座谈会召开

临沂市十强农业乡镇座谈会召开

2月6日下午,临沂市十强农业乡镇座谈会召开,交流经验做法,安排部署任务,推动乡村振兴再上新水平。市委书记任刚出席并讲话。[详细]
琅琊新闻网 2023-02-07
临沭创新实施“双社联合”农业发展新模式

临沭创新实施“双社联合”农业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老一辈种地人的逐步退出,“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已经成为时代之问。临沂作为拥有947万亩耕地的农业大市,如何解决“种地”这...[详细]
琅琊新闻网 2023-02-07
临沂市直管公共绿地新增32座装配式公厕

临沂市直管公共绿地新增32座装配式公厕

近日,临沂市直管公共绿地又有32座装配式公厕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滨河景区沿线公厕少、如厕难的问题。[详细]
琅琊新闻网 2023-02-06
临沂:一体推进“三不腐” 永远吹冲锋号

临沂:一体推进“三不腐” 永远吹冲锋号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指出,要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详细]
琅琊新闻网 2023-02-06
“新”力崛起风景好——临沂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综述

“新”力崛起风景好——临沂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综述

目前,全省最大的光伏组件项目——山东欧达新能源光伏项目一期工程即将全部建成投产,年产值可达50亿至70亿元。[详细]
琅琊新闻网 2023-02-01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