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临沂兰陵县村里来了“第一书记” 小山村变了大模样

来源:沂蒙晚报

作者:

2017-11-15 10:09:11

▲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中心。

立冬过后,临沂的天气日益转凉,每天短暂的日晒时光显得格外珍贵。每每此时,84岁的吕守梅老人都会跟老伴拿着椅子到门外晒太阳,看着一直通到家门口的水泥路,吕守梅觉得格外舒心。“我住山上十几年都没能下山,自从村里修了水泥路,一直通到家门口,我今年都下山赶过好几次集了。”吕守梅激动地说,这真得感谢张书记。

吕守梅口中的“张书记”,是临沂市公安局派驻兰陵县鲁城镇孙家村第一书记张淑东。自去年3月任职“第一书记”以来,他和同事邵建鹏争取资金1500余万元,统筹资源项目,推动产业发展,助力脱贫增收,为村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

大路修到家门口 村民生活变了样

兰陵县鲁城镇孙家村是库区贫困村,村庄坐落在神山脚下,地势北高南低,三道泄洪沟穿村而过。全村有246户共929人,耕地面积只有570亩,且大部分属于山岭薄地。由于自然环境差、生产方式单一,村民以农耕和外出打工为主,经济极为落后。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过去,孙家村的村民常常以此自嘲,对村里的土路极其不满却又无奈。完全依靠镇财政每年拨付的2000元左右的办公经费运转的村集体,连正常的办公条件都无法保障,哪有多余的钱修路呢!

张淑东和邵建鹏到孙家村任职“第一书记”后,经过调研果断决定——修路。“‘要想富,先修路’,没有畅通无阻的大路,怎么发展经济!”说干就干,他们争取了企业建设资金,对村里的12749平方米路面进行硬化,整修硬化积水路口8处,工程总造价约45万元;孙家村自筹资金50万元,高标准修筑了2公里长的生产路3条,既方便村民到山上耕作,同时三条生产路都与环山公路相连接,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生产与出行。

在“第一书记”的帮助下,刘义龙(左)的大棚有了很好的效益。

路修好了,村民的生活有了盼头。84岁的吕守梅跟十几户村民住在孙家村村西头的半山腰上,山路崎岖,她已经十几年没有下过山。去年年底,村里的路一直修到了家门口,她跟老伴激动不已:“没想到这把年纪了还能下山看看,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好了。”

“第一书记”工作组还争取企业援建,投资200余万元,建设了槐花峪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建筑面积900平方米,集农民专业合作社、便民服务大厅、农资超市、文化活动室、党员教育活动中心和村委办公室等于一体。其中,便民服务大厅提供的便民业务惠及周边9个自然村,让村民共享“第一书记”带来的建设成果。“以前,村民办理低保等业务,都需要到镇上办理盖章,现在镇直部门工作人员到我们社区上班,村民的业务在村里就能办理,真正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孙家村村主任孙锋说,这一切还要感谢“第一书记”工作组的两位“第一书记”,积极争取党政业务下沉,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大棚带来新机遇 村民致富有了新动力

初冬寒风凛冽,但蔬菜大棚里依然温暖如春。11月9日,孙家村90后小伙刘义龙在自己承包的蔬菜大棚里忙碌着。今年27岁的刘义龙毕业后一直没有稳定工作,平时靠着帮人打井和打零工维持生活。去年,张淑东和邵建鹏到村后,利用扶贫专项财政资金110万元,建设高标准第五代温室大棚6个,修建了路、水、渠等配套设施,将其打造成山区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刘义龙知道后,主动申请承包了一个大棚种黄瓜。

“种大棚效益好,大家都想种,但是因为盖大棚成本太高,一家之力很难实现。”刘义龙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有了蔬菜大棚,产权归集体,承包户每年给村里交承包费,这样既给村民带来了致富机会,又给村集体带来收入。刘义龙透露,自去年年底承包大棚后,一年的时间就返本盈利。“今年的黄瓜收成不错,效益保准孬不了。”刘义龙信心满满。

▲84岁的吕守梅依依不舍送别“第一书记”。

张淑东和邵建鹏还积极推动成立了桃丰冬桃种植合作社,荒山上种植100余亩冬桃和300亩皂角,规划发展种植、采摘、旅游于一体的山林经济。通过提升改建村里一处原有的养殖场,成立了犇犇肉牛养殖合作社,建设近20亩的标准化养殖场,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展肉牛养殖。针对村里闲置空间多、留守妇女多的特点,充分整合本村土地和劳动力资源,采取“商业集团+项目+农户”模式,引进了儿童服装出口加工项目和食品厂深加工项目,共吸收300余名富余劳动力就业。

为了畅通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两位“第一书记”协调争取资金100余万元,建成了槐花峪农产品交易市场,建立了交易大厅和固定门市房,彻底告别了原来脏乱差的“马路市场”。“市场投入后,不仅解决了原来马路市场的交通、安全等问题,而且形成了区域性农贸集散地,为村里未来的商业贸易发展奠定基础。”张淑东说。

文旅融合丰富村庄内涵 “美丽乡村”迎来发展新契机

在槐花峪社区服务中心门前,一个高标准的乡村大舞台和一处标准化篮球场为村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绝佳的好去处。如今,每当夜幕降临,孙家村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于此。孩子们打打篮球,老人们拉拉家常,妇女们跳跳广场舞,在新建的太阳能路灯的照耀下,每晚的小广场都会热闹到很晚。“别看这里现在热闹,以前这块根本就不可能有人过来。”采访中,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就在舞台的正下方,以前是村里的一处大水沟,正是第一书记来了之后,才用了一车车的渣土回填起来,最终成为了村里的“活动中心”。

广场和舞台建好了,自然就应该有各种各样的高质量活动来充实和丰富起来。“第一书记”不断积极联系有关单位、团体开展“爱心捐助”、“送医下乡”、“送文化下乡”、“送技术下乡”等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生活,并对困难家庭进行了结对帮扶。此外,“第一书记”还争取文广新局文化资金8万元,用于购买锣鼓、唢呐等文体设备,不断完善的条件让村里的广场舞演出队在广场舞大赛中取得了一次次的好成绩。“年前计划在我们这里组织一次全镇的广场舞比赛,提高提高我们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邵建鹏说。

为让村集体可以多渠道增收,“第一书记”工作组着力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工作组抓住镇政府对会宝岭水库沿岸连片开发、打造“美丽乡村游”的契机,积极打造“槐花峪旅游”品牌。通过整合中央及省、市三级扶贫资金500万元,依托鲁城“宫廷全羊”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集饮食、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传统民俗老街,吸引游客游神山、观万亩槐花、品宫廷全羊,该项目占地面积3474平米,总建筑面积2230平米,覆盖周边16个贫困村780户贫困户,惠及1147名贫困群众,项目建成后,房屋租赁收益用于当地贫困人员,可有效带动贫困村脱贫。“孙家村的将来,一定是山美水美人更美,处处好风光。”展望孙家村的未来,两位“第一书记”充满了信心。

更多信息请关注《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专题报道

▲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中心。

立冬过后,临沂的天气日益转凉,每天短暂的日晒时光显得格外珍贵。每每此时,84岁的吕守梅老人都会跟老伴拿着椅子到门外晒太阳,看着一直通到家门口的水泥路,吕守梅觉得格外舒心。“我住山上十几年都没能下山,自从村里修了水泥路,一直通到家门口,我今年都下山赶过好几次集了。”吕守梅激动地说,这真得感谢张书记。

吕守梅口中的“张书记”,是临沂市公安局派驻兰陵县鲁城镇孙家村第一书记张淑东。自去年3月任职“第一书记”以来,他和同事邵建鹏争取资金1500余万元,统筹资源项目,推动产业发展,助力脱贫增收,为村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

大路修到家门口 村民生活变了样

兰陵县鲁城镇孙家村是库区贫困村,村庄坐落在神山脚下,地势北高南低,三道泄洪沟穿村而过。全村有246户共929人,耕地面积只有570亩,且大部分属于山岭薄地。由于自然环境差、生产方式单一,村民以农耕和外出打工为主,经济极为落后。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过去,孙家村的村民常常以此自嘲,对村里的土路极其不满却又无奈。完全依靠镇财政每年拨付的2000元左右的办公经费运转的村集体,连正常的办公条件都无法保障,哪有多余的钱修路呢!

张淑东和邵建鹏到孙家村任职“第一书记”后,经过调研果断决定——修路。“‘要想富,先修路’,没有畅通无阻的大路,怎么发展经济!”说干就干,他们争取了企业建设资金,对村里的12749平方米路面进行硬化,整修硬化积水路口8处,工程总造价约45万元;孙家村自筹资金50万元,高标准修筑了2公里长的生产路3条,既方便村民到山上耕作,同时三条生产路都与环山公路相连接,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生产与出行。

在“第一书记”的帮助下,刘义龙(左)的大棚有了很好的效益。

路修好了,村民的生活有了盼头。84岁的吕守梅跟十几户村民住在孙家村村西头的半山腰上,山路崎岖,她已经十几年没有下过山。去年年底,村里的路一直修到了家门口,她跟老伴激动不已:“没想到这把年纪了还能下山看看,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好了。”

“第一书记”工作组还争取企业援建,投资200余万元,建设了槐花峪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建筑面积900平方米,集农民专业合作社、便民服务大厅、农资超市、文化活动室、党员教育活动中心和村委办公室等于一体。其中,便民服务大厅提供的便民业务惠及周边9个自然村,让村民共享“第一书记”带来的建设成果。“以前,村民办理低保等业务,都需要到镇上办理盖章,现在镇直部门工作人员到我们社区上班,村民的业务在村里就能办理,真正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孙家村村主任孙锋说,这一切还要感谢“第一书记”工作组的两位“第一书记”,积极争取党政业务下沉,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大棚带来新机遇 村民致富有了新动力

初冬寒风凛冽,但蔬菜大棚里依然温暖如春。11月9日,孙家村90后小伙刘义龙在自己承包的蔬菜大棚里忙碌着。今年27岁的刘义龙毕业后一直没有稳定工作,平时靠着帮人打井和打零工维持生活。去年,张淑东和邵建鹏到村后,利用扶贫专项财政资金110万元,建设高标准第五代温室大棚6个,修建了路、水、渠等配套设施,将其打造成山区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刘义龙知道后,主动申请承包了一个大棚种黄瓜。

“种大棚效益好,大家都想种,但是因为盖大棚成本太高,一家之力很难实现。”刘义龙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有了蔬菜大棚,产权归集体,承包户每年给村里交承包费,这样既给村民带来了致富机会,又给村集体带来收入。刘义龙透露,自去年年底承包大棚后,一年的时间就返本盈利。“今年的黄瓜收成不错,效益保准孬不了。”刘义龙信心满满。

▲84岁的吕守梅依依不舍送别“第一书记”。

张淑东和邵建鹏还积极推动成立了桃丰冬桃种植合作社,荒山上种植100余亩冬桃和300亩皂角,规划发展种植、采摘、旅游于一体的山林经济。通过提升改建村里一处原有的养殖场,成立了犇犇肉牛养殖合作社,建设近20亩的标准化养殖场,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展肉牛养殖。针对村里闲置空间多、留守妇女多的特点,充分整合本村土地和劳动力资源,采取“商业集团+项目+农户”模式,引进了儿童服装出口加工项目和食品厂深加工项目,共吸收300余名富余劳动力就业。

为了畅通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两位“第一书记”协调争取资金100余万元,建成了槐花峪农产品交易市场,建立了交易大厅和固定门市房,彻底告别了原来脏乱差的“马路市场”。“市场投入后,不仅解决了原来马路市场的交通、安全等问题,而且形成了区域性农贸集散地,为村里未来的商业贸易发展奠定基础。”张淑东说。

文旅融合丰富村庄内涵 “美丽乡村”迎来发展新契机

在槐花峪社区服务中心门前,一个高标准的乡村大舞台和一处标准化篮球场为村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绝佳的好去处。如今,每当夜幕降临,孙家村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于此。孩子们打打篮球,老人们拉拉家常,妇女们跳跳广场舞,在新建的太阳能路灯的照耀下,每晚的小广场都会热闹到很晚。“别看这里现在热闹,以前这块根本就不可能有人过来。”采访中,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就在舞台的正下方,以前是村里的一处大水沟,正是第一书记来了之后,才用了一车车的渣土回填起来,最终成为了村里的“活动中心”。

广场和舞台建好了,自然就应该有各种各样的高质量活动来充实和丰富起来。“第一书记”不断积极联系有关单位、团体开展“爱心捐助”、“送医下乡”、“送文化下乡”、“送技术下乡”等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生活,并对困难家庭进行了结对帮扶。此外,“第一书记”还争取文广新局文化资金8万元,用于购买锣鼓、唢呐等文体设备,不断完善的条件让村里的广场舞演出队在广场舞大赛中取得了一次次的好成绩。“年前计划在我们这里组织一次全镇的广场舞比赛,提高提高我们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邵建鹏说。

为让村集体可以多渠道增收,“第一书记”工作组着力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工作组抓住镇政府对会宝岭水库沿岸连片开发、打造“美丽乡村游”的契机,积极打造“槐花峪旅游”品牌。通过整合中央及省、市三级扶贫资金500万元,依托鲁城“宫廷全羊”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集饮食、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传统民俗老街,吸引游客游神山、观万亩槐花、品宫廷全羊,该项目占地面积3474平米,总建筑面积2230平米,覆盖周边16个贫困村780户贫困户,惠及1147名贫困群众,项目建成后,房屋租赁收益用于当地贫困人员,可有效带动贫困村脱贫。“孙家村的将来,一定是山美水美人更美,处处好风光。”展望孙家村的未来,两位“第一书记”充满了信心。

 

[责任编辑:杨凡、李春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9-8025117,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9-8025117,诚邀合作伙伴。

临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立本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临沂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今天上午成立。临沂市委书记王玉君出席宣讲团成立暨宣讲工作动员会并讲话。[详细]
沂蒙晚报 2017-11-15

临沂双十一期间发快递难 市民打4个电话没有寄走

“双11”期间,临沂市民李女士连打了4个电话,却寄不走快递。收件提速的同时,发快递却变难了,而且到货时间翻倍延长。[详细]
鲁南商报 2017-11-15
临沂义堂镇、费县经济开发区、探沂镇集中供暖规划出炉

临沂义堂镇、费县经济开发区、探沂镇集中供暖规划出炉

日前,市规划委员会2017年第三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市规划局会同市城投集团组织编制的《临沂市西部(义堂镇、费县经济开发区、探沂镇)供...[详细]
齐鲁网 2017-11-14

半月谈刊文:临沂,临难何以转易?

有着“蒙山高,沂水长”美景的临沂市,近年来饱受大气污染之苦。2015年2月初,环保部曾在山东临沂等地开展专项督察行动,并对临沂市大气污...[详细]
半月谈网 2017-11-14
 第24次全省法院工作会议在临沂召开

第24次全省法院工作会议在临沂召开

第24次全省法院工作会议13日在临沂召开。[详细]
齐鲁网 2017-11-14

临沂市多部门联合 评查验收2017安全文化示范企业

近日,临沂市安监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和团市委评查验收了2017年度市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申报单位和安全生产“双十佳”候选班...[详细]
沂蒙晚报 2017-11-14

省委宣讲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报告会反响强烈

张圣中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旁征博引的讲解,向大家系统宣讲了十九大精神的精髓要义。这次宣讲的画面、声音和文字,通过卫星信号穿越蒙山沂水...[详细]
临沂日报 2017-11-14

省委宣讲团来临沂市宣讲十九大精神

根据省委统一安排部署,省委宣讲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报告会13日下午在市会议中心举行。[详细]
临沂日报 2017-11-14

认真听、透彻悟 宣讲报告令临沂党员干部很受用

浅显易懂的剖析、生动精辟的语言,张圣中的精彩报告让现场的临沂党员干部对十九大报告有了更深刻的领悟。[详细]
沂蒙晚报 2017-11-14

临沂破获全国性网络贩毒案 依靠化妆品微店卖毒品

一个化妆品快递,却藏有毒品;一家网络微店,却在销售毒品……近日,临沂市公安局兰山分局禁毒民警挖出一个以重庆上线为核心,下线遍布全国...[详细]
鲁南商报 2017-11-14

生生园牵动临沂全城心 2.0版园区明年可期待

11月13日,记者了解到,生生园管理权的交接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专业养护队伍已入驻并进行了初步的整治,现已制定出一系列的整治提升计划。[详细]
沂蒙晚报 2017-11-14

临沂食药监局公布10月处罚案 8家纯净水企业被通报

13日,临沂市食药监局公布了10月份食品药品行政处罚案件(典型案例),包括食品类案件226件、药品类74件、医疗器械类3件、化妆品7件,涉及生...[详细]
沂蒙晚报 2017-11-14
临沂市纪委通报4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

临沂市纪委通报4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

​为进一步严明纪律,发挥警示震慑作用,临沂市纪委通报近期查处的4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详细]
齐鲁网 2017-11-13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